Categories: 行业资讯

by pos1

Share

Categories: 行业资讯

by pos1

日前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6月21日一连发布75张罚单,罚单涉及农业发展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民生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广发银行、渣打银行、江西银行、北京银行等数十家银行机构和个人,其中民生银行重庆分行、北京银行、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超千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从各家银行被罚的主要违规事由来看,信贷业务、票据业务、同业业务仍然是监管点名处罚的“重灾区”。

民生、北京银行、招商合计被罚超1.2亿

被罚超千万元的三家银行机构分别是民生银行重庆分行、北京银行、招商银行上海分行。
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的处罚信息显示,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因十项票据违法违规事实被罚,共计人民币5967.8万元,三名相关责任人被罚,其中两人被禁业10年,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6月20日。

根据监管披露,2015年至2016年期间,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(案由)包括:违规买断假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;违规开立同业账户用于票据交易;票据转贴现和买入返售、卖出回购业务环节中,存在“消规模”行为;与非名单内交易对手开展票据业务;票据代理回购中存在清单交易;违规开展票据代理回购业务;票据业务审慎性考核机制有待完善;票据业务重要资料档案保存不全;票据承兑业务未按期收齐发票;未经授权办理投资业务。

除了民生银行重庆分行,民生银行昆明分行也在此次被处罚机构名单中,该分行由于存在“违规通过非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;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,违规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垫资”等十一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罚款人民币375万元。

北京银行同样收到千万级的巨额罚单。处罚信息显示,北京银行因十四项违法违规行为,被监管责令改正,并罚款合计4830万元。同时给予周文军等11人警告并罚款5万元或10万元的处罚。

处罚事由涉及贷款业务、理财业务等。具体来看,北京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(案由)包括:房地产类业务违规;贷款及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;内控管理不到位;贷款及同业投资 “三查”严重不审慎;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,贷款资金被挪;向不具有借款资质的借款人发放经营性贷款及个人贷款、信用卡资金管理不审慎;理财业务不合规;表外业务不合规等。

对于此次处罚结果,北京银行回应表示:本次处罚是基于2021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对该行开展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的,所涉及事项绝大部分是2020年之前的存量问题。该行已第一时间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秉承即查即改、立查立改的原则,积极推进整改落实工作,截至目前,已按照监管要求基本完成整改。

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则先后收到两张罚单,合计被罚1040万元。

其中一张罚单显示,因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,该分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房等禁止性领域,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监管责令改正,并处罚款共计160万元,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6月13日。

另一张罚单显示,该分行被监管责令改正,并处罚款880万元,主要违法违规事实(案由)包括: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,该分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房等禁止性领域;2020年10月至12月,该分行并购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。

另外招商银行股份重庆分行因贷款“三查”不到位等5项违规,被罚款190万元。相关责任人何飞被予以警告、杜鹃被罚款5万元。

中行、兴业、交行等收百万级罚单

除了以上三家收到千万级罚单的银行外,还有不少银行收到此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百万级罚单,其中不乏有大型银行、中小银行、外资银行等。

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涉“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,该单位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的业务活动”等三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,被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罚款696.91万元。

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因存在“对实际无贷款利率避险需求的客户提供代客LPR利率互换业务;代客LPR利率互换业务未按规定进行分类管理”等十项违法违规事实,被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责令改正,并处罚款共计400万元。

广发银行武汉分行因违规出具借款保函等三项违法违规事实,被湖北银保监局罚款330万元,同时,还有相关责任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、警告、罚款等。

交通银行武汉青山支行因违规办理虚假银行承兑汇票业务、违规办理虚假保理融资业务,被银保监会湖北银保监局罚100万元。

除了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外,也有地方城商行被开出百万级罚单。比如,江西银行连收13张罚单,机构本身因存在“内控管理不到位,以优惠利率发放关联自然人贷款;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;违规处置不良,五级分类不准确;以本行出资、企业代持方式隐匿不良”等19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,被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罚款810万元;同时,还有12名责任人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。

此次被罚百万元的多家银行中,还包含了外资银行,渣打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因“向部分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”等原因被责令改正,并被处罚款273.97万元。

梳理上述罚单发现,银行贷款业务是违规高发区。上述罚单信息显示,最为普遍的违规行为包括贷款“三查”不到位、贷后管理不尽职、贷款资金被挪用及违规发放贷款等。

罚单频出的背后是银行业监管力度的持续加码。据普华永道统计数据,今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1283张监管处罚罚单,涉及325家银行机构,罚款总金额达73380万元,较去年同期高出53.46%。

从各类型商业银行前五大违法违规事由类型看,涉及违规发放贷款、资金流向不符合规定、贷后管理不到位、资金挪用、授信管理不尽职、不审慎等违规问题的罚单数量最多。

毕马威中国发布《2023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》称,预计2023年银行业严监管态势仍将延续,监管政策将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,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。

400-678-3326

专业的POS机办理/代理平台

相关文章

View all
  • 27th

    27th

    7月, 2023

    POS机费率上升后,利用二维码套现似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替代方式,低成本的背后,意味着持卡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[…]

    Continue reading
  • 26th

    26th

    7月, 2023

    据平安湖北公众号消息,记者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公安局获悉,涉案流水达4000亿的跨境网络赌博案主犯邱某某等人已 […]

    Continue reading
  • 19th

    19th

    7月, 2023

      日前,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,持牌支付机构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环讯支付”)成被执 […]

    Continue reading